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漂亮幺妹改嫁大佬后首富了[七零]第23节(1 / 2)





  方秀自知理亏,找了个借口回去了,赶海什么的也不去了。

  “误会已经解释清楚了,丽梅,你该向安宁同志道歉。”韩玉英语重心长的对韩丽梅说。

  韩丽梅气恼地叫了一声“姑姑”,还是没有道歉。对这个抢走周团长的情敌道歉,一向心高气傲被宠坏的韩丽梅接受不了。

  韩玉英见她这样,语气不由得加重,显然是生气了:“丽梅,既然你这么有主见,我这里容不下你这尊大佛,明天我就让你姑父买好火车票,送你回老家。”

  “姑姑,我不想回去。我道歉还不行吗?”真要回去了,她上哪找一个比周团长更优秀的男人。

  韩丽梅想清楚后,向姜安宁道了歉:“姜安宁同志对不起,我不该乱说话。”

  “你的道歉我不接受。只是希望以后韩丽梅同志管好自己的嘴,别再来打扰我和我爱人。”姜安宁说完拿起自己赶海的工具,招呼郭秀娥他们朝沙滩走去。

  闻言,韩玉英倒是对姜安宁有几分刮目相看。

  韩丽梅恨恨地望着姜安宁的背影。

  韩玉英皱着眉头,这个侄女不能再呆在海岛了。找个时间,让老罗安排人送她回去。

  此时天色大亮,潮水刚刚褪去,沙滩上留下了满地的海鲜。七零年代的海洋捕捞技术还比较落后,海里的物产丰富,每次赶海都能有不错的收获。

  这次虽然只是小潮,但沙滩上的东西也多。姜安宁她们一看到满地的东西,都乐的合不拢嘴了,哪还记得刚才的不愉快。

  郭秀娥的运气是最好,每次上山赶海她都能发现不少好东西。这次也不例外,她是第一个发现一片丰富的蛏子洞的,数量很多,比其他滩涂都多。

  按照赶海的规矩,基本是谁发现了这片就谁来抓,剩下的人都会去其他地方,不争抢,除非发现的人开口让留下,不然不会留下。因为海滩上海鲜很多,其他人去另外地方,也不怕抓不到,没必要挤在一个地方抢。

  卢晓竹却不这样想。其他地方虽然也抓得到,但数量和品质是有差异的,而每次郭秀娥都是收获最丰富的。她只要跟在郭秀娥后面,捡到的东西就是比别人多。

  捡的海鲜她只选了不值钱的吃,剩下的都寄回了娘家,给家里七个弟弟妹妹吃。

  这么几次下来,卢晓竹吃到甜头,每次只要上山或者赶海,她就会跟着郭秀娥。只要对方不撵她,她就不走。

  一开始她只是偷偷摸摸地跟,后来发现郭秀娥虽然皱眉,但是并没有赶她,她就放开了。

  这次,她也打算故技重施,只是没想到郭秀娥居然拦住了她,“卢晓竹同志,你去其他滩涂挖吧。这片滩涂不大,我和安宁妹子两个人完全足够了。”

  卢晓竹愣在原地,没想到这次居然会被撵。只是人家都开口了,她也不好留下,讪讪地笑了笑,掉头往其他地方去了。

  等她走远了,才回头看了一眼滩涂。

  郭秀娥正挥着小锄头朝姜安宁挥手:“安宁妹子快过来,这里好多蛏子洞,我们一起挖。”

  姜安宁穿着橡胶雨鞋,带着工具就过去了。

  两人一前一后,有说有笑,很是融洽。

  姜安宁来到滩涂,学着秀娥嫂子的样子蹲下,然后探头往滩涂上看了看,问:“秀娥嫂子,滩涂上这些还在冒泡的小洞就是蛏子洞?”

  郭秀娥兴奋地点点头,说着便抓起身旁的竹筒,“我先给你演示一遍,方法很简单。你仔细看。”

  “好。”姜安宁乖乖看着。

  橙红色的霞光照射在她的脸上,那张精致的小脸蛋上满是认真。

  郭秀娥看到不得不感慨一句,安宁妹子真的太好看了,难怪周团长在她面前就像变了一个人。她要是周团长,娶了这样的媳妇,肯定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韩丽梅居然还想撬墙角,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这墙角就是碉堡做的,任她扛着机关大炮也休想撼动。

  郭秀娥拉回思绪,打开竹筒,从里面倒了些海盐混合水,挑那些还在冒泡的小洞撒去,没多久,一个长条形的东西就冒了出来,郭秀娥一把抓住。

  “安宁妹子你看,这就是蛏子。”郭秀娥把手递到她眼前,脸上笑容灿烂,“这个还是两年蛏,你看这长度,这片滩涂要都是这种品质,今天就大丰收了。”

  像蛏子这种海鲜不是每个季节都适合抓的,只有每年的三四月和七八月才是抓蛏子的好季节,因为这个时候是蛏子最肥美的时候。

  姜安宁按照秀娥嫂子的方法,开始抓蛏子。第一次没有成功,盐撒下去了,蛏子没有冒出来,反而从滩涂里跑了,她拿小锄头挖没挖到。

  有了第一次的失误,后面她就注意多了。

  这一片滩涂的蛏子质量都非常好,各大肉肥数量还多。没一会儿,姜安宁腰间的竹篓就装满了大半。

  按照秀娥嫂子的说法,这还只是小潮,等到了月底的大潮,那时候来赶海收获更多。姜安宁决定以后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多来几次。

  赶海这种事情不仅有趣,还能改善生活,关键还不要钱。

  其他嫂子们也在沙滩上埋头苦干,一个个脸上都是笑容,看样子收获不错。

  这片滩涂抓完,郭秀娥带着她往沙滩东边走,那里有许多礁石和浅坑,退潮后能留下不少好东西。

  “秀娥嫂子,那里有一只鱿鱼。”姜安宁走到礁石上,弯腰捡起坑里的鱿鱼。

  鱿鱼这种东西滑溜溜的,肉质却不错。不管是做成干锅鱿鱼还是铁板鱿鱼都很好吃。之后姜安宁又发现了好几只鱿鱼,最大的好几斤。

  秀娥嫂子是个非常好的师父,在她的带领下,姜安宁这个第一次赶海的小菜鸟,不仅成功掌握了不少赶海小技巧,还收获颇丰。

  她的竹篓木桶里满满都是海鲜,要离开的时候,她看礁石上有很多海菜,忍不住薅了一把,没想到居然在海菜下面找到了鲍鱼窝。

  没错,就是鲍鱼窝。

  礁石底下和礁石上都是鲍鱼,每一个都有小孩儿拳头大。

  姜安宁和郭秀娥捡了好一会儿才捡完,这还是只捡了大的,没要小的缘故。要不是涨潮了,她们在下面多捉摸一会儿,说不定还能捡到更多。

  当然海鲜是捡不完的,赶海的时候不能贪心。别看自己离岸近就疏忽,涨潮的速度是很快的,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