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2章(1 / 2)





  大雨过后,热气短暂退去。午间,随着耀眼的红日,天气再度燥热起来。蔡琰将刘辩交给左慈,转而到了软禁张琦的屋子。

  “我以为你做好了承受这一切的准备。”

  张琦抹掉额头的汗水,不知是炎热,还是紧张,“终究是我小瞧了你,原以为吕菁不在……你是从何时开始怀疑我的?”

  他自认藏的很深,弘农王刘辩、王妃唐瑛、甄俨都瞒着,就连唐瑞都是在他现身放他们入城的一刻才知晓。

  “在你提醒我提防太守杨奉以后。”

  张琦眉头一皱,这算什么理由?

  “杨奉悍匪出身,又是降将,在晋阳权利不小,平日又尊奉弘农王,我这提醒,有何不妥?”

  “县衙出事,徐闻失踪,弘农王震怒,要求惩办李儒与甄俨,当时你提议由甄俨暂代县令一职。”

  “甄俨本是书院认可青年才俊,又熟悉县衙事务,我推荐他并无不妥。莫非你当时已经查到甄俨为王凌效力?”

  “没有。只是当时斗笠人身份不明,晋阳又一再出事,我只能更加小心。所以,我让满宠以受伤为名,暗中调查杨奉,还有你。”

  伴随着斗笠人宦官身份的明朗,世子案凶手的明确,甄俨的暴露……张琦的部分行为变得可疑起来。

  “我并不确定你叛变,只是派人留意你,直到你放唐瑞的兵马进城。”

  张琦的叛变,可以说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要知道,他在吕菁立足晋阳时起便追随。

  “为什么叛变?”张琦叹息一声,看着窗外,“想我张家在此地经营多年,我兄长为并州刺史时,吕布不过一个小小的屯长。兄长死后,家中势力稍减,但同样是新任刺史需要顾及的大族。吕菁拿下晋阳,由此发展起来,甚至还得到幽州。可我呢?”

  “你身居薄曹之位,与我父亲平级。”

  “蔡邕掌控书院,吕菁离开后又将并州政务交予他处理。”张琦怒视蔡琰,“就连后来的荀攸都在我之上,凭什么?我族中子弟在并州为官者,不过寥寥数人,吕菁不是忘恩负义,又是什么?这并州,没有我张家,吕菁拿的下来吗!”

  “所以,天子许诺你掌控并州?”

  “自然是尊奉弘农王。”

  哪怕张琦做不了刺史,只要没了吕菁,张家就可以发展为当世大族。

  果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蔡琰在内心感慨。张琦年迈,不善诗书经典,没有名望,亦无治国理政之才。吕菁考虑到他早期的支持,令他身居薄曹之位,以示敬意。至于用人,吕菁向来唯才是举。只是张家人才凋零,下一辈并没有人吕菁认可的人才,仅有孙子辈的张鹏(张琦逝去的兄长之孙)、张沥(张琦孙)二人。

  “你打算如何处置我?”见她要走,张琦终于问出最担心的问题。

  “你应该想得到。”

  谋反,夷父、子、孙三族,女眷没入官妓或官营作坊。

  “此事我瞒着儿孙,他们全都不知情,”张琦汗如雨下,“张沥那孩子,是你的学生,你知道他的,素来对当官没有兴趣,最崇拜的便是吕菁,希望你彻查一番,不要株连无辜。”

  “果真如此,便是你害了他们。”蔡琰打断他,突然瞳孔一缩。她记得,张鹏好像在徐飞麾下,颇受重用……

  “张鹏是否知情?”

  “张沥不知情。”

  蔡琰心中担忧更甚,转身离开。院外,李儒快步走来。

  “据斥候报,徐飞率领约五千骑兵即将抵达城外。夫人,可是您让他带领回来?”李儒面有忧色,提醒道,“他这一路,没惊动其他人。”

  蔡琰捏捏眉心,“去看看吧。”

  **************************

  “听说朝廷任命你为雍州刺史,怎么突然带兵至此,可有主公诏令?”

  杨奉昨日险些中了张琦的圈套,差点放高墨所带的叛军入城。面对突然出现的徐飞,不敢有丝毫大意。

  “夫人可好?肖一在哪里?请她们现身。”

  “夫人已经找到真凶、替徐闻洗清了冤屈。”

  “既是如此,那请徐闻、徐芸出城见我。”

  “已经派人去请。”

  蔡琰抵达东门时,肖一也带着徐闻、徐芸兄妹过来。城外,徐飞的兵马停在护城河的另一侧,与太守杨奉呈对峙之势。

  “夫人,我敢以性命担保,大哥绝无二心。”

  “不要紧张,”蔡琰安抚道,“不过,你们兄妹二人暂时不要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