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3节(1 / 2)





  “嗨,我们是为了一桩生意来的。替老板在前头跑跑腿。”大郎笑道。

  “说的也是,大多数人可不都是趁着荷花节的东风,来做生意的。也只有我们几个无所事事的家伙,才有这闲心看美人听曲儿呢。”胡公子笑道。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往前走,大郎又说:“我们兄弟是第一次来淮南,正巧逢上了荷花节,没想到这地方如此热闹繁华,果然不愧为江南最富庶之地啊。”

  “那是,不然大家为何都涌过来呢。虽然美人好看,小曲好听,但那可都是花银子捧出来的,所以才会热闹繁华啊。”胡公子大笑道。

  “胡兄说的果然有理。”众人皆大笑。

  辛湖暗乐,没想到这群人其实都是明白人,但却一副四处寻欢的德行,这又是为什么?还是说公子哥儿们本身是最爱凑这个热闹的?

  他们这么一路走走聊聊,没多大一会儿,就到了一家亮着一圈红灯笼的春风阁。

  春风阁,辛湖暗道,难道这里也是一家青楼吗?但看门口的,来来往往的客人却并不多,不象那些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销金窿一样,并不算热闹,难道是因为生意不太好吗?辛湖正乱想着,胡公子三人停下了脚步,对大郎说:“陈兄弟,一起进去玩玩?”

  都到了这个地步了,辛湖在一边跃跃欲试,大郎也只得硬着头皮说:“请。”

  门口自然有迎客的,热情的招呼着他们五人。入得大厅,辛湖才发现这里居然十分清爽,大厅不大,人也不多,楼上不时有丝竹之声,听着象是琵琶声,却没听见唱歌的声音。

  辛湖只管睁着眼睛四处打量,大厅装修的十分清雅,只有几个类似仆妇的人侍候在一边,一点儿也不象欢场,但有点象文人墨客们爱呆的地方。当中,有一阶旋转似的楼梯直上二楼。

  胡公子三人应当是熟客了,根本就不要人带领,自个儿的就上去了。

  楼上却是别有洞天,有个大大的戏台子,也有看台,其实和现代的电影院差不多的形式,只不过相对来说有小一些。看台不象现代一排排的,而是一桌一桌的,有几桌已经稀稀落落的坐着一些客人,清一色的年轻公子哥,年纪最大的不过三十多岁,年轻的也就和大郎差不多岁数。

  戏台中间果然有人在调琵琶,只是灯光较暗,人影影绰绰的看不清楚。

  众人寻了个地方坐下,立马有人过来,在桌上摆上茶水点心瓜果。

  一曲弹完,灯光亮了起来,中间那人站起身来,冲着观众们行礼,看着那人的身段,辛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看台上的观众有人大声叫好,扔下一把赏钱,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那人自然就不停的在行礼道谢,胡公子三个人也各自掏出荷包,象征似的扔出一些赏钱。大郎和辛湖见状,也学着大家的样子,各自扔了一把大钱出去。

  等大伙儿都停了手,弹琵琶的人才退了下去,自然就有小丫头快速的上台来打扫,把那些赏银全部收起来。

  接着,又上来了一位美人,因为灯光的问题,根本就没看清楚来的是什么人。只是,这回弹的可是古琴,还边唱边弹,这美人一开口,辛湖就明白自己刚才为何总觉得不对劲了,搞了半天这是一家男风馆。这个伎子居然都是男子。

  而且这唱歌的男子,很显然年纪并不小,他的声音充满磁性,歌唱得好,琴也弹得极好,听得辛湖几乎是如痴如醉,看台上的众人也全部停下了交谈与吃喝,都在认真的欣赏。可见这位是春风阁的台柱子,水平极高。

  一曲毕,这回所有的人全都热闹的叫好,这声音大的令辛湖猛然间发现,原来在这位公子出来弹唱之时,台上不知不觉间居然坐满了客人。这次的赏银可比刚上多了不知几多倍,辛湖清楚的看到胡公子他们这回扔出去的都是五两一个银元宝。

  “真是太好听了。”辛湖说着,也跟着扔出了一锭银子,大郎没法子也一样扔了一锭银子。两人瞬间就扔出去了十两银子。

  胡公子三人却顾不上他们,一个劲的叫着让那人再弹唱一曲。而坐在他们对面一桌,其中有位公子象是狂热的粉丝,边叫边扔银子,大把的银子不要钱似的撒了下去。只恨不得把那弹唱之人叫上来一亲近亲近。只可惜,台中之人无动于衷,好似对这种场景已然习惯。

  “无双公子,无双公子,再来一曲。”不少粉丝大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