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9节(1 / 2)





  底下已有脾气暴躁的人当堂怒骂马元滨奸臣贼子。

  还有人客观道:“九皇子,皇上无诏,便是只有兵部的兵符,也没法出征啊。”

  眼下人多,九皇子心里有了主意,却也不好直言,只道:“诸位勿要急躁,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袁淑山冷静道:“恐怕他们有两意,一是逼迫咱们行事违律,二是想调虎离山。”

  九皇子点了点头,愁眉不展地看了一眼曹宗渭。曹宗渭递了一个眼神给他,朱炽心领神会,便暂且解散了众人,只留曹宗渭与袁淑山等六部尚书同他在书房内密谈。

  朱炽问道:“武定侯可是有什么主意?”

  曹宗渭道:“以皇上现在的身体状况,只怕七月间……”

  朱炽颔首,面色严肃道:“是了,太医说了,恐怕就是七月的事了。”

  几位尚书面色也是难看,大明内忧外患,便是能攘外,只怕也难以安内。

  曹宗渭镇定地罗列出他们现在遇到的困难:“若无诏书,兵部便有理由不肯交出兵符,情急之下,也只能派我徒手去居庸关。若是我这般前去,就凭居庸关的兵力,恐怕难以抵御,到时候死伤掺重,白白损害我大明将士性命。”

  朱炽盯着曹宗渭,道:“那侯爷的意思是?”

  曹宗渭向天抱拳道:“皇上英明,未必没有先见之明,以我之见,还请九皇子入宫一趟。”说罢,意味深长地看了朱炽一眼,提醒对方,皇上已经将另一半兵符交给了他。

  朱炽敛眸,随即笑了笑,道:“侯爷真乃与我心有戚戚。”

  袁淑山当即道:“皇上圣明,定然早有决策!”

  裴之敬、严钧和李一彦心中有数,当即催促九皇子赶紧入宫,他们几人就在此等候。

  事不宜迟,朱炽连夜进宫,面见皇后。

  朱炽把自己的打算同皇后说了一遍,皇后心中早有此打算,坐在榻上同儿子道:“事到如今,只能这般了。幸好你父皇有远见,已经把兵符交给了武定侯,便是拟诏,也不担心会露馅。”

  朱炽一点头,便道:“劳烦母后尽快行事。”

  皇后也不耽误工夫,带着心腹便去了皇帝寝宫。

  自皇帝病后,政务便一直在寝宫料理,玉玺等物也都在寝宫。皇后自由出入其中,自然也知道玉玺存放于何处。

  太还未亮,皇后便让信任的禀笔太监拟诏,她亲手按下玉玺,速速交给了九皇子。

  朱炽拿着圣旨便出了宫,回到了府邸中。

  朱炽把圣旨宣读给众人,其中内容大致为:皇帝早已预料会有外乱,以防万一,下旨命曹宗渭值鞑靼进犯之时出征,并与其兵符,若此事一旦发生,兵部需将另一半兵符交给武定侯。

  圣旨上还落款了时间,正好是皇帝苏醒的时候。

  除开墨迹未干,玉玺如假包换,任谁见了都不会疑心这是假圣旨。

  袁淑山担心道:“可是皇上手里的兵符……”这等重要之物,若不是皇帝告诉了皇后藏之于何处,偌大的皇宫,便是翻遍了也难以找到。

  朱炽嘴角微扬,道:“等天亮了,兵部之人若再敢推诿——国难当头,来一个杀一个!”

  有圣旨在手,兵部之人再敢虚与委蛇,便是违抗圣旨,九皇子身为传旨之人,又是皇子,杀几个奸臣,不足为道。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隔扇照进书房,袁淑山浑浊的双眼往外瞧了一眼,随即拱手对朱炽道:“九皇子,天亮了。”

  一行人从九皇子府邸用过早膳出去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了,朱炽领着人去往兵部。

  太子等人也已听人禀了九皇子聚众夜谈,清晨携圣旨赶往兵部的事,他和马元滨两人已经猜到是假传圣旨,预备一同前往,当众拆穿!

  兵部衙门,尚书和左右侍郎都不在,只有几个郎中和员外郎出来迎驾,难看极了,似是到了什么微不足道的衙门里似的,连个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

  九皇子这厢人才到,太子和马元滨等人也都及时赶来,两边人打了个照面。

  臣子皆未出言,太子和九皇子相互问好,一副兄弟和睦的样子。

  太子觑了一眼朱炽手里的圣旨,笑道:“看来九弟已经见到醒来的父皇了,何不告知于哥哥一声,我也好见见父皇,以尽孝心。”

  朱炽一脸悲戚道:“父皇尚在病中,太子如何有心情嬉笑?!鞑靼进犯之事太子也该知情了吧?九弟这便是来替父皇传旨救国的!”

  太子满目不屑,他就不信,这是真的圣旨!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喔,又晚了点。

  最近是巨忙,微卡剧情……

  然后大家有啥想看的番外,点个单,我准备准备看着写。

  么么哒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炽手执圣旨, 直起背脊道:“兵部接旨!”

  兵符由兵部尚书温澄保管,此时兵部已有人去了温府,请人过来接旨。

  朱炽倪了一眼太子, 逼视着他,示意太子下跪接旨。

  太子从未跪过九皇子, 虽知道这一回是九皇子代皇帝宣旨,也不大情愿冲他跪下。

  朱炽肃穆道:“太子这是何意?难不成视圣旨如草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