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第55节(1 / 2)





  就连儿子耳朵聋了的事她都是时隔三个月之后才知道的,那时她妈陈翠枝说是孩子不听话,结果打了他一下,他给撞到桌沿上了,所以才会伤到耳朵。

  她虽然心疼,可也没有办法,家里根本没有钱给儿子治病,她就只能抱着他让他以后多听话,别跟人家起冲突。

  她想着沐苏城听话一些,大概就能活得好一些,男孩子脾气不要太硬,至于小女儿,苏城把她照顾得挺好,再说这是在自己亲外祖家里,顶多受点委屈,不至于有什么大问题的。

  她这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以前沐南筝还在的时候,向家确实对外孙外孙女还算可以,态度也挺好,可那是因为他们每次上门都能从沐南筝那里拿到钱物,所以才愿意做做戏。

  沐南筝一死,沐家的钟表铺子他们高价卖出去了,向秀荣被哄着改嫁,家里就剩下沐颜和沐苏城,这下子向家人的本性彻底暴露了出来,加上向秀荣一味劝儿女隐忍,就像她在刘家过日子,不是一样忍忍就过去了。

  有些女人真的想的就跟一般人不一样,儿子耳朵被打聋了,不说跟对方拼个你死我活,最起码以后也该有所警惕吧,是不是该想想,为什么对方会对一个小孩下那么重的手呢?

  可向秀荣不一样,她不相信自己儿女跟她说的,反而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自那以后沐颜对这个母亲感情就淡了,沐苏城更是如此,他想不通母亲怎么会变成这样。

  后来听说她在刘家又生了个女儿,他就彻底对母亲不抱希望了,那时候沐颜还哭了一场,说妈妈又有了女儿是不是就不要她了,沐苏城就抱着妹妹哄,向她保证不管妈妈怎样,自己只有她一个妹妹。

  所以当向秀荣抱着后面生的小女儿刘晶晶到向家来的时候,沐苏城一点都不往上凑,向秀荣把他叫过去笑着说给他又生了一个妹妹,他面无表情地否认,说自己只有沐颜一个妹妹。

  向秀荣当时还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性子越发左了。

  后来忙着照顾小女儿和刘家人,她就很少来向家了,沐颜和沐苏城就那么相依为命长大了,后来沐苏城带着妹妹离开沐家,两边儿就彻底没了联系。

  如今向宏找上门来说服她跟着一起去上海,向秀荣还没说话,她的小女儿刘晶晶已经心动不已。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对峙(有配角)

  “妈, 你还犹豫什么?舅舅不是说姐姐在上海发达了吗?我们去投靠她多好啊”,刘晶晶推了推向秀荣,一副恨不得她立刻答应的样子。

  家里那对兄姐和她一直不睦, 奶奶和爸爸觉得他们没了亲妈可怜,一直都偏着两个大的,所以刘晶晶从小就跟他们不对付。

  她一直知道自己还有一对兄姐生活在向家,只是她妈回娘家的机会很少,所以她也很少见到沐家哥哥和姐姐。

  现在因为战事家里已经被砸得一塌糊涂, 进门不久的嫂子也是个不饶人的性子, 她妈妈又是继母,还不如丢下这个烂摊子跟舅舅一家去上海。

  向秀荣今年四十五岁, 因为连年的操劳已经显出了老态,此时她眉头微蹙看了眼哥哥向宏, 犹豫道:“当家的恐怕不会答应的,刘家世代都是苏州的,他之前说了,要把铺子重开起来的。”

  向宏满不在乎:“那就跟他离婚好了,反正你跟着他这么多年都没享上福, 还劳心劳力帮他养大了一双儿女,眼看着他家小子都娶了媳妇, 闺女也嫁出去了,怎么, 现在你想去享享自己亲闺女的清福还不行了?”

  向秀荣摇头:“哥哥, 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我都这么大年纪了, 好端端的怎么能离婚呢?”

  说到离婚这个话题, 刘晶晶就不说话了, 她虽然不喜欢爸爸偏心兄姐,可撺掇着自己亲妈离婚还是做不到的。

  向宏却劝她道:“谁说你这个年纪就不能离婚了,你看看晶晶,今年快十六岁了,一天学都没上过,这现在就要说亲事了,她在这儿能说个什么人家,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该为了晶晶想想。

  还有刘大刚,人家现在娶了儿媳妇进门,老娘也送走了,眼看着孙子过不了多久就生下来了,铁匠铺就算开起来也是人家自己儿孙的行当,你那个继子还能舍得给你一分钱,你不走难道等着给人家看孩子吗?就这么一直当个老妈子?”

  这话正好说到向秀荣的痛处,她脸色白了白,是啊,她接下来的日子可不就是要这样过。

  她这个人呢,很奇怪,有时候很容易就能被人说动心思,就像当初向老太劝她改嫁,可有时候却固执己见,就像沐苏城耳朵被打聋那件事,一直觉得不是向家人的错,对子女受到的苛待全然察觉不到一样。

  像这回,几乎向宏跟她说了没多少话她就有些意动,想着待在刘家确实日子过得辛苦,还不如去投奔自己亲生女儿,好歹能活得自在一点。

  可事实是她跟沐颜后来根本没有交集,虽是亲生母女,却感情淡薄得紧,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顾虑。

  “哥,你说小颜现在在上海熬出头日子过得好了,我为她高兴,可这孩子怕是对我有心结,就这么去投奔她会不会不太好?”

  刘晶晶闻言就插话了,她上前两步挎住向秀荣的胳膊:“妈,你这就是白担心了,亲母女哪有隔夜仇呢?再说你不是常说姐姐小时候最爱粘你了,她怎么会记恨你呢,毕竟你一直都惦记着她呢!”

  这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关键刘晶晶就这么一说,向秀荣还真信了,她心里还做了自我建设,觉得小时候亏欠了前面两个孩子,现在弥补他们也为时不晚。

  向宏对自己这个妹妹那是相当了解了,说实话,只听自己想听的,只信自己想信的,只看事情是不是对她自己有好处,即便对不起别人,也是觉得自己不容易,有苦衷,别人天生该体谅她。

  不过这种性子有时候也有好处,就像现在,他都不用再劝什么,他妹妹心里早就有了偏向,她可从来不是个傻子,有清福谁不会享啊?难道非得贱得慌给继子看孩子吗?

  “是啊,晶晶说得对,小颜那时候常在家里挂念你什么时候去看她,你既然觉得自己这些年对她有亏欠,那就去上海看看她,她身边没个长辈也不好。

  还有,你要是不想跟大刚离婚的话,那就不离,只说是要去上海找小颜,想给晶晶说门好婚事,带她见见世面,大刚是晶晶的亲爸爸,还能拦着自己女儿的前程不成?”

  刘晶晶心里暗暗点头,不要离婚,这样就好,这孩子的性子也不知随了谁,跟着外人算计起自己亲爹来那是眼都不眨一下,也不觉得心里不自在,心理素质那是一等一的。

  向宏看着妹妹态度松动又继续道:“到时候你在上海住下了,要是不想回来他刘大刚还能逼着你回来?你亲生女儿在那边可是个人物呢,你还怕什么?

  再说又不是你一个人去上海,咱们向家一大家子都去,这边仗才打完,说不准什么时候又再打起来,我看还是上海那地头把稳,那里不是洋人多嘛,听说还有什么法租界英租界的,打仗了谁敢打到外国人的地盘去,听哥的,咱们自家人还能骗你不成。”

  向宏这么说着,向秀荣把这些话都听进耳朵里,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再加上小女儿在旁边劝她,所以没多久,她就下了决心,决定跟哥哥一家到上海去。

  至于刘大刚那里,有刘晶晶这个亲生女儿做说客,就如同向宏说的一般,刘大刚再怎么也不会阻了亲女儿的前程。

  甚至第二天,他还亲手给这母女俩送到了车站,向秀荣告诉他说安排好女儿就回来,只是到上海住一段时间,他也就相信了,其实根本没想过向秀荣生了离心。

  因为她平常性子柔和乖顺,根本不像会做出这种事的人,可向秀荣这个女人根本不能用常理来推断,当初她那么喜欢沐南筝,谁会想到沐南筝死了不到三个月她就改嫁了,甚至连自己原本捧在手上的亲生儿女都不管不顾。

  目送着火车渐渐远去,刘大刚还在畅想着小女儿在上海嫁个好人家,这样说不定还能帮扶一下兄姐,而刘晶晶这会儿心里却是畅快极了,她现在就像只挣脱束缚的小鸟儿,尽情想象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一路上王秀琴就一直捧着向秀荣,连车票钱都帮着掏了,毕竟到了上海还要靠小姑子才能跟沐颜搭上关系,可得把人巴结好了,连带着对刘晶晶态度都很不错。

  向秀荣心里很受用啊,她嫂子这么些年对她的态度一直平平的,现在竟然这么上杆子捧着她,这让她对去投奔沐颜一事更多了些念想。

  从苏州到上海坐火车并不远,下午五点左右火车在上海站停下,向家人背着大包小包随着人流走出车站,眼前车水马龙的街道差点把他们看傻了,这跟他们原先生活的乡下小镇可谓是天差地别啊。

  从没出过远门的向秀荣和刘晶晶心情也很激动,这就是上海吗?也太繁华了些,她们将来真的要生活在这里了吗?

  向老太一路上拉着脸子,她真的是少有的明白人了,可她生的这对儿女梦做得太美,叫不醒啊,所以能怎么办呢?只能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