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门长孙逃荒记第8节(2 / 2)


  因此,晚饭过后,众人也未多做耽搁,给两间柴房的地上好歹铺了几张薄被子,年纪大了的老人便歇在那里,年轻人则是都睡在了大堂的地上,也幸好此时天气还未转凉,他们又身强体壮的,无须忧心睡在地上会让身体受了寒气。

  当然,虽说地板很硬,常态下不是什么合适的休息之所,但是好在不用睡觉都要提着一颗心,众人睡得很香,可以说是一夜无梦,睁眼便到了天亮。

  昨晚睡觉之前,各家便把该分摊的银子都交到了周大新那里,因此,辞别的时候,周大新也没有故意磨蹭,当着众人的面将有零有整的共计十五两银子交到了大猛手上,这才道:

  “大猛兄弟,多谢你的援手之恩了,我们大概率会在东阳郡那里定居下来,日后若是去了郡城,可定要给我个机会,让我招待回来呐!”

  大猛自然是笑着客气两句,内心却没把这话当做一回事,他的根就在这个村子里,又是在驿站做活的,没有意外的话,一辈子都不一定知道东阳郡的城门长什么样子呢,不过,哪怕用不上这个机会,他心里也是极其熨帖的,毕竟,帮个记恩的人和帮个白眼狼,那能一样吗?

  看着周大新一行人再次启程,一步一个脚印,身影渐渐消失在了他的视线里,大猛这才颠了颠手心里的银子,不错,是足两的,甚至还略微重了点儿,去后院把该分的银子拿给两位婶子,又重新回到驿站门口坐着,恢复到前几日那般无所事事的状态去了。

  那厢,临时替换了周仪霜工作的周长宁,一边推着老爷子向前走,一边说道:“爷爷,昨天我们在驿站也不算是一无所获,虽说连驿站的人也不知道那边战况如何,可反过来想一想,这不是正巧说明,如今通讯困难,且不提燕王治下的官员会不会帮着秦王通缉一群普通百姓,就说彼此间信息的这种滞后,对我们来说就足以有极大的利用空间了。”

  周老爷子书读得没有周长宁多,也没有像他那样经历过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因此,虽然对孙子口中的“信息滞后”这类词语觉得有些新奇,但是仔细一想,也的确贴切。

  “有些时候,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至少,直到现在,战火也没有波及到这边来,这就足够了,我们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只要接下来小心行事,安安稳稳地走完剩下一半路程,到了东阳郡,那是郡城,消息自然要更灵通些,想要打听些有用的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只不过,周老爷子没有说出口的是,接下来的这半个多月的行程,他怕是得让老婆子悄悄告诉老大媳妇,做饭的时候要省着点儿了,老爷子虽然不管灶上的活计,但是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他们每家每户带出来的粮食都是靠人力用板车推的,虽然已经尽可能地带上了更多的粮食,可是一家子上下这么多张嘴,每天赶路做得又都是体力活儿,粮食的消耗量自然不小。

  倒也不至于让他们完全饿着肚子赶路,只不过是,越到后面越要省吃俭用些罢了,当然,不管是周老爷子和老太太,还是听到这句叮嘱的林氏,都很是聪明地把这个消息藏在了心底里,眼下距离郡城还有一段路呢,过早地引起队伍里的恐慌,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然而,在迎接食物短缺的考验之前,专属于大自然的挑战便先行到来了,对此,众人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天气这种东西,又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即便周长宁身怀金手指,也无法逆转天气,这段日子都是晴天,也没有让他们造多少罪,已经是足够幸运的事情了。

  眼见着天空渐渐阴沉下来,周长宁这一行人里,最不缺的便是经年耕作的老农,对于天气的预知甚至比动物的直觉还要准上几分呢,更何况这般明显要下雨的迹象了,今天肯定是得找个地方避雨了,周老爷子不再催着大家向前赶路,环视了周围的地形整整一圈,当机立断地道:“走,上山,找个山洞去躲雨!”

  周家村的人偶尔上山的时候,不巧遇上下雨的时候,也会就近找个大些的山洞躲雨,因此,对于这个法子,大家倒是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上山还得去找哪里有合适的山洞,推着个笨重的板车自是不太方便,所以,板车只能先仍在山脚这里,车上的东西除了寥寥几样,大多数都没有防水功能,自然得全部搬去山洞。

  林氏翻出来家里的斗笠,周长宁接过来戴在头上,一马当先地提着两个包裹领路,时间紧张,也顾不得会不会有人觉得今天太过幸运了,直接启用“系统”,扫描出了距离最近、地方够大且无猛兽栖息的山洞,为了不太惹眼,到底稍微绕弯去那个小山洞“逛”了一圈,这才直达目的地。

  当然,事情可不算完呢,以周长宁为首,已经走了一趟的众人也来不及收拾,先把手中的包袱随意地放在一堆去,而后又返回去拿别的东西,周老爷子几个人慢慢悠悠地互相搀扶着上山,各自手里牵着自家尚不能做事的孙子孙女。

  女眷们一次拿不了多少东西,走了这一趟便先去捡些干的枯枝来,省得待会儿下了雨,树枝被淋湿了以后,不仅难以点燃,还会冒出一股难闻的烟味儿。

  紧赶慢赶着,等到他们往返好几次,终于将板车上的东西全部都挪到山洞里的时候,前脚才刚刚踏进山洞,后脚豆大的雨滴便哗啦啦地落了下来,众人看在眼里,心中也深觉庆幸。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

  第二十八章 避雨

  周长宁他们行动还算利索,跟他们同样走这一条官道的人,有的队伍没能及时察觉出来天气的变化,等到雨滴都开始落下来了,这才着急忙慌地寻找避雨的地方,可是,雨水落到地里,林间的小路变得泥泞,就更是难走了,步子要变得小心翼翼,以防时不时地脚底下打滑。

  反观周长宁他们,女眷们捡回来的干枯枝,是完全可以拿来直接燃烧的,这会儿,他们已经生起了火用来取暖了,后来的队伍在寻找避雨的山洞时偶尔经过,看到里面的情景不由得心生羡慕,当然,也并不是人人都十分淳朴的,总有些人盯着这个方向,眼神闪烁着不知名的光芒。

  只不过,或许是碍于周长宁他们这个队伍的人数不少,觉得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争夺一个山洞上有些不划算,这才退去了,从经过的人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有些紧张的周家村众人,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当然,发现要停留在这座山的山洞处避雨的队伍还不算少的时候,想到山脚停着的那些个板车,到底是心里还有些放不下,干脆便由几个自觉身体好的男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走了一趟,把那些板车又费力地推了上来,堆在了他们的山洞口处。

  现下算是秋天的第一场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虽说周老爷子他们无法预估出这场雨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但是为了避免晚上睡觉时着凉,也为了阻挡那些探查的目光,周老爷子吩咐了两句,周三全便喊上了杨永康,从自家的包袱里取出一张薄厚适中的被子来。

  周老太太在收拾行李的时候便考虑到了天气的因素,所以,便将这张被子也带上了,现下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不过,这张被子还缺了点儿东西,周三全对着周老太太说了几句话,要不是看在老爷子吩咐在先的份儿上,只怕这个主意刚一提出来,他就要被老太太在背上狠狠拍一巴掌了。

  猜到这大概是老爷子的主意,老太太这才没有多问,心中肉疼之下,没好气地白了“无辜”的周三全一眼,手底下的动作却不见停,找出自家的剪刀来,在被子的四个角分别钻出了一个花生米大小的孔。

  随后,周三全问了问各家,最终还是在董家人那里找到了几颗铁钉和羊角锤,他们家对逃荒路上形势的预估过于乐观了些,别的更实用些的东西没有带上多少,反而是将这些极有可能不会用得上的小玩意儿都收拾进了包袱里,当然,也幸好董家人有“先见之明”,不然这会儿即便是有主意,却没有合用的工具,周三全他们也只能抓瞎了。

  目光在周长宁和杨毅之间来回看了两下,相比较而言,虽然杨毅的体重或许要更轻些,但是他们可是要在雨里待一会儿的,以杨毅的身子,会不会因为这短短几分钟的淋雨就生病,这谁也说不准,因此,周三全还是喊了自家侄子。

  从看到铁钉等物的时候,周长宁便明白过来周老爷子这是要让三叔做什么了,自然也很乐意配合,再次把斗笠扣在了头上,这才依言走了出去。

  山洞口,周长宁被周三全架在脖子上,一下子“高”了许多,杨永康则是负责在周三全的身后看顾着,以免他体力不支的时候直接把周长宁给摔下来了。

  手里捏着被子的一个角,把一指多长的铁钉穿进刚刚钻好的小孔里,寻了个合适的位置,周长宁这才用手里的羊角锤一下两下地砸着,直到把铁钉嵌入到石头上。

  也幸好是选了周长宁来做这个活儿,毕竟石头本身还是很坚硬的,当然,周长宁担心的可不是砸不进去,而是怕自己用的力气太大了,一下子把铁钉连带着羊角锤一起给损毁了,之所以砸了这么五六下,也不过是在预估众人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以后才做出的决断罢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其他三个角当然也是如此,之所以把底下的两边也都给钉起来,怕的就是晚上风大了,让冷风给刮进来,众人在不知不觉中会受了寒气,这样一来,一个极其简易的山洞版门帘就做成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众人就无法进出了,钉子的作用只是为了避免重量不够的被子被大风刮起来而已,但是在上下两颗铁钉之间,众人还是能够轻松揭起一个能够容纳一人通过的通道的。

  山洞里霎时便暖和了起来,外面的风雨都被那张被子给阻隔起来了,虽说有些心疼好端端的被子被“糟蹋”成那个样子,但是仔细想一想,用一张被子确保众人晚上不会着凉生病,这门生意还是极其划算的。

  而且,这样一来,来往经过的队伍只需要看到被子就能知道这个山洞是有人占据了的,识趣的自然会远远走开另寻他处,心怀歹意的只要掀起这道“门帘”,冷风吹进来,众人便能有所察觉,对来者也就不必客气了。

  忙活完了之后,重新回到火堆旁的周长宁悄摸地再度查看了一下【天气】功能,心下不由得一惊,这场雨,要一直下到明天中午去了,而官道都是由泥土铺就的,淋雨过后更显泥泞,等到他们可以重新上路的时候,怕是要到后天去了。

  眼下他们不能随时补充粮食,本就是在坐吃山空,像现在这样被堵在山洞里头,什么事也做不成,就更是让人心焦了,只不过,天气并非人力所能改变,即便是周长宁,也只能乖乖地等到后天早上了。

  一时间,山洞里的众人竟有些无所事事起来,且洞口被被子这么一遮挡,其实也就遮挡住了光线的来源,现下,他们在山洞里头能够看到一点儿光亮,也不过是来源于这个火堆罢了。

  所幸,周老太太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出声道:“趁着这会儿也没事做,距离吃晚饭又还尚早,之前我们不是收获了四袋毛栗子吗?不如趁这个功夫把板栗收拾出来?”

  周老太太的话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虽说摘栗子的时候董家人还没有加入队伍呢,但是他们也毫不介意,依旧一同坐过来帮忙。

  之前周长宁他们在摘毛栗子的时候,大都是尽可能挑选了成熟的来采摘的,毛栗子虽然外壳有一层毛刺会扎手,但是成熟以后外壳就会炸开来,已经能够看到里面褐色的栗子了,说是收拾,其实也不过是将板栗从中取出来罢了。

  相当于机械式的重复作业,众人都完成得很是轻松,还能一边剥栗子,一边分心和旁边的人聊着天,哪样儿功夫都不带落下的,有事可做,似乎心里对于什么时候才能上路的担忧也减缓了些许。

  晚饭过后,因着没什么事情,加上山洞里光线太暗,给人一种止不住就要昏昏欲睡的感觉,所以,众人也都歇得很早,只留了两个人负责守夜,还有那因为许久没有再添枯枝的火堆用微弱的光芒彰显着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