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6章(2 / 2)

  …………

  车长两米,高约米五,状如伏龙,全身精钢锻造,外敷墨金漆,车座乃是鲨鱼皮打磨而成,

  前后两个车轮,更是从港岛空运过来的,用南洋魔胶,一种极其耐磨的天然树胶所制。

  这辆自行车,是全厂特意给薛向定制的,强悍霸道异常,小妮子听了飞人公司留守人员的汇报后,特别下了指示,让飞人公司的技师全力配合,更是用专机空运了两个车轮来此。

  这会儿,薛向骑着这辆特制的自行车,威风凛凛地穿行在萧山县城内。说实话,他对这种全靠人力的自行车十分不感冒,若是早知道小妮子有这个折腾劲儿,干脆让他去京城,把自己的“哈雷”空运过来,岂不是更爽快。

  不过腹诽归腹诽,薛向对这个全身漆黑如墨的庞大自行车还是极满意的,尤其是屁股下的那个用鲨鱼皮磨制的座位,让他经常不自主地就回到了开着哈雷,穿行四九城的光辉岁月。

  自行车驶出了县委大院,又行百余米,水泥路便化作了石子路,薛老三犹不减速,一手提溜了食盒,一手扶着车马,双脚用力,蹬得飞快,石子路坑洼,可偏生车身发不出一丝响动,行驶得又快又稳。

  东行二里余,便来到一户篱笆小院,院前一泓弯月状的碧水,岸边垂柳依依,无风自动,小院竹篱,茅屋草顶,时分正午,金阳掩映着炊烟,浮光闪跃,袅袅幻形,这座农家小院仿佛化作一幅光与影的油画,优美神秘!

  叮铃铃,叮铃铃,

  “若真,若真,接菜喽……”

  薛向招呼着夏家二妹的名字,往往这个时候,一声呼喊,夏家二妹不论在做什么,都会跳着脚的奔出来,笑眯眯地接走食盒。

  可今次,薛向唤了许久,依旧不见夏家二妹的人影儿,倒是正在井边汲水的夏家大妹擦擦额头的汗珠,拍打拍打身上的尘土,将薛向手中的食盒,接了过去。

  “玉真,又去做活了吧,你现在都高二了吧,下学期都要升高三了,得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啊!”

  薛向和这位夏家大妹从来都是无话,归根结底,他还真有点怵这个心直口快的大姑娘,这会儿的故作关心,完全是没话找话,因为他知道这位夏家大妹学习可是顶呱呱,堂屋里那粘了一墙的奖状,便是明证。

  “用不着您管,咱们就是天生劳碌命,可比不上您闲在,您接着闲在,我去拾掇饭食儿去了。”

  夏家大妹随口敷衍一句,拎了饭盒,便朝厨间行去。

  说实话,夏家大妹对薛向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一夜姓薛的一餐吃掉她一家一个星期的口粮,自那以后,大姑娘心中,就给薛向划到地主老财那个阶级里去了。而后,虽然薛老三经常带回些她一辈子都没吃过,看过的好玩意儿,她还是对薛老三没什么好感,只觉得这是两个世界的人。唯一,让夏家大妹敬畏的是这个人据说是国内第一学府京城大学的毕业生。

  不过,没多久,这个据说,也就被夏家大妹这位极为自负的尖子生当作是薛某人为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撒的谎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诗文争锋

  因为姓薛的忽然说不走了,要在夏家长租,还说被分配到萧山县政府的一个什么办公室上班了。这不是天大的笑话么,京大毕业生有上这儿的么,当真以为别人都没见识啊!

  自此之后,夏家大妹算是对姓薛的彻底没好感了,一个连自己学历都不敢正视的人,值得人家尊重么?

  再后来,夏家大妹发现自家经济环境越来越紧张,问她母亲,夏家大嫂也直说让她别问,后来夏家大妹细细观察之下,才发现都是姓薛的闹得啊。原来姓薛向总是给夏家拿好吃的,虽然极大的改善了夏家的伙食和营养,可夏家大嫂是个实诚人,不愿占薛向便宜,虽然老夏家穷困,不可能也像薛向那般山珍海味的整治,可夏家大嫂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偿还。

  比如夏家两姊妹都不曾常吃的猪肉酸菜馅饺子,夏家大嫂几乎隔三差五地就要专门给薛向做,以夏家的经济条件自然经不起这般折腾,如此一来,自然越见穷困!

  是以,夏家大妹虽然吃了不少薛向倒腾来的美味,可心里依旧不念薛向的好!

  正午阳烈,老槐阴阴,树下一方碧绿青竹新编的宽桌,四个小马扎合围而坐,菜无海味珍馐,却是荤素搭配,色泽新亮,勾引人涎,薛向盛了一碗夏家大嫂新制的绿豆粥,翘着二郎腿,喝得滋滋有声,引来夏家大妹无数白眼,他却只作不觉。反把身子在老槐上靠了,也不下菜,悠哉悠哉地品着味儿,抬眼去看竹篱外的月亮湖,但见湖水澄碧,微风拂波,景美意至。朗声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好粥,好景,好风!”

  五金厂的案子了了。冤情得雪,逝者得祭,更兼五金厂改制后,生产走上了正轨,销售也十分喜人,犯困了年余的薛老三,真可谓百困俱消,千愁皆灭,喜从中来,吟出这样一首写意闲在的诗。正是内心情感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