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66章(2 / 2)

  原来,这蒋大为早先是东北人,幼时随父母避战,才迁居到了蜀中安家落户。

  早先在东北时,他家便在查干湖畔,这查干湖二百多平方公里,是八千亩浩瀚云锦湖面积的四十多倍,水势汪洋如海,而东北冬天酷寒逼人,便是这水势浩荡的查干湖在最酷寒的腊月天,也难免冻上。

  按说,既然湖冻上了,偶尔凿个冰窟窿,捕个三两条鱼儿也是不难,可查干湖畔,多少渔民指着它谋生,生活所需岂是这三两条鱼能满足的。

  人类的智慧总是无穷的,爱斯基摩人能在最艰难的北极生存,查干湖畔的渔民自然也想出了妙绝天下的冬季捞鱼的办法。

  先在一米左右的冰层上每隔*米凿一个冰眼,一网要凿几百个冰窟窿,然后穿杆引线。下网时,由于网太长,每隔一定的距离,他们都要使用马拉绞盘拉动大网,才能将大网逐步下到位,仅下网的过程就需要*个小时。

  收网时,几匹高头大马拉动绞盘牵引着钢丝绳转动,四五米宽的大网裹着冰层下的鱼儿从宽一米、长两米的出鱼口缓缓露出冰面,渔工们边收网,边将打上来的鱼平摊在冰面上,等在两侧的人们拿着渔场准备的专用编制袋,将一二十斤的大鱼收入囊中。

  这样一网,少则数万斤,多则几十万斤的鱼,就被捞了起来。

  听罢蒋大为的讲述,薛老三拍案叫绝,随即道,“老蒋不错,这法子真好,我这儿先给你记上一功!”

  虽然鱼还没捕上来,单靠逻辑推理,薛老三也知这法子可行。

  得了薛向表扬,老蒋喜笑颜开,一边的唐支书却一盆凉水浇过来,“薛书记,咱们去哪儿寻那么大的网,再说下这种网,可是要老鱼把式把关的。”

  老蒋脸色瞬时一变,的确,在他儿时记忆里,下这种巨网,并非每次都满载而归的,打鱼的效果,全看渔把头的水准。

  薛向摆摆手道,“你们想多了,咱们云锦湖才多大,哪里需要那样的巨网,差不多就行了,既然网不需太过巨大,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一次不行,咱们多捕几次,有什么打紧。”

  的确,云锦湖不似查干湖那般,要那种特大型巨网,每次下网都得七八个小时,各项人工成本惊人,一次捕捞不起,就损失巨大。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云锦湖虽也广袤,较之查干湖却相去甚远,用张差不多的巨网,采取这种捕捞方式即可,一次不成,多来几次,人工成本也不至太大。

  薛向这一分说,众人瞬间明了,弄清了根由,薛老三便宣布散会,捕捞行动便即开始。

  云锦湖要破冰捕鱼的消息,方扩散出去,整个云锦地区都沸腾了,四里八乡,大人小孩,第一时间,以火箭飙射的速度,齐齐围堵过来,凑着天大热闹,看着绝顶稀奇。

  捕捞队,由薛书记亲自领衔,离云锦最近的十来个村子的村长,村支书入队,做副调度,因为渔网,渔工,皆是这十来个村子就近供应。

  捕捞过程,正如蒋大为所说一般无二,仅有的区别是这渔网有些特色,并非一整张网,而是从各家收集的寻常家用渔网,重新打结而成,长约两里,且为怕渔网不够力,皆是双结而成,为做这么副巨网,整整花去上百副小网。

  亏得是在云锦,有个云锦湖,周遭村民家家渔具齐全,若是换作旁的地儿,又哪里去弄这些渔网。

  因着网长,下网也稍显漫长,足足一个钟头,这千米长网,才下完全。

  又过十余分钟,薛老三喝令起网,蒋大为重重一鞭子抽在两头健硕青牛的背脊上,犍牛背脊上两坨健硕的肌肉立时坟起一座小山,双腿迈动,套在磨盘上的粗大缆绳立时被拉动。

  缆绳这一动,湖里的巨网亦被拖动。

  霎时间,围观的人群齐齐高声喝彩,更有成群的孩子蹦跳着追逐着渔网奔跑。

  原来,这一网实在捞得结实,渔网还在水底,那密密麻麻的白鱼。隔着透明的冰块便能瞧得分明。

  这些娃娃们哪里是在追着渔网跑,分明是在追着水里的鱼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