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章网络文学精品化其实已经是各方面共通





  粉丝经济时代,在90后和00后成为主力军的时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种大家普遍认为的“脑残”、毫无节制和目的的追星,事实上,已经是稀缺的存在了。对于90后和00后来讲,就是理性的追星和理性的粉丝。

  也有人,说是90后和00后,很是佛系。其实,佛系正是理性的外在表现。

  这种佛系,在网络文学领域,其实是真正开启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要求,精品化,也成为了读者普遍的要求。

  那种,你随便写个几百万字,就万众追捧,均订过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网络作家成名,也越来越看长时间、十年如一时的积累,以及小说本身是不是质量靠得住,是不是符合小说本身的起承转合高潮结尾的规律了。不是说,你观点新奇,就可以一路高歌。空中阁楼,风大的时候,会漂一段儿,风过了,只有倒塌的命运。

  第一,目前来讲,网络文学行业精品化现象已经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签约难了。不仅是新人、普通作者,就算是重点作者,甚至大神作者,签约也难了。编辑会针对投稿作品,提具而细的修改意见了。更严格的要求,出更高的精品。

  二,衍生版权改编维度的转化,尤其是出版和有声,可以说非常苛刻了。尤其是出版改编,针对网络小说的文学性和思想艺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不止是故事好看。客观上来讲,三审三校,实际上变成了九审九校。

  三,故事好看,没问题,但文学性和艺术水准,也要追求。

  而之前编辑语中所说的:脑洞一定要大,一定要猎奇,也早已不再成为作者和编辑的嘴头禅。反而具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背景知识、艺术要求和一定文学性,成为网络文学新的要求。

  第二,中国作协的扶持和指导因素:

  网络文学20年,按我们网络文学从业者的经历和了解,中国作协,至少陪伴了15年以上,实际时间更长。早在网络文学发展的初期,中国作协就进行了充分的参与、指导和引导。

  客观的说,如果不是中国作协,网络文学这棵小树苗,不会有这20年的茁壮成长,肯定会走很多弯路,作出太多没必要的尝试。

  身为一个入行网络文学第16个年头的网络文学老兵,诚挚的对中国作协说声“谢谢”。谢谢各位作协老师。

  而网络文学精品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作协的重要要求之一。

  第三,网络作家评职称的必然要求趋势:

  客观的讲,网络文学编辑和网络文学作者的学历、职称,普通不高,绝大多数,集中在高中和初中毕业水平。虽然这些年来,不断有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投入到网络文学创作中,但相比整体基数,就算加上大专毕业,在七十多万签约网络作家当中,也占不到3%(约21000人以上)。

  但长期的创作生涯和素材收集、学习过程中,网络作家本身的人文素养,绝对不是学历所能概括的。

  因此,从上到下,各级作协系统和文化相关系统,都针对性的对网络作家,开展了长、中、短期不等的创作培训班,对网络作家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思想观念培训,以及写作的艺术创作标准和规律的培训。

  不得不说,这对网络作家创作的精品化过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网络文学精品化,当下,其实已经是各方面共通的要求和趋势,能够适应这个趋势的网络作家,未来必将大有可为;如果因此裹足不前,则会白白错失最好的创作当下。

  董江波网络文学评论专著《网络文学十六讲》,欢迎收藏阅读,以及投推荐票。